吸氨沸石改性技術有兩種類型:
對吸氨沸石骨架元素的改性。<點擊查看詳情對骨架元素的改性包括酸堿處理改性等。
對吸氨沸石非骨架元素的改性 <點擊查看詳情礦物改性處理是人工改變礦物性質的重要技術途徑之一,對礦物深加工增值具有重要作用。其改性方法很多目前應用廣泛的主要有表面處理、加熱處理、輻射處理等。其中表面處理常用的有化學藥劑處理、涂層處理和酸堿處理等類型。同樣用人工方法使礦物在成分或結構特征上改性也是優化礦物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
吸氨沸石經過適當的化學改性處理后可使其本來就強的離子交換能力更強使某些本來吸附性能較差的吸氨沸石變成吸附能力強的新型吸氨沸石。目前吸氨沸石的改性范圍非常之廣從簡單的離子交換到結構完全崩塌而得到的新產品都屬于吸氨沸石改性范圍。
吸氨沸石的特殊孔結構和人為調變性,使其不但在各大領域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而且在農業、食品、環境保護、建材等領域逐漸發揮了其特殊的作用。國內外對沸石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的進步,特別在近代物理、近代光學及新材料的研究和應用方面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未來對沸石的研究,應繼續在傳統領域進行深入研究。通過研制出附加值更高的沸石新材料,從而產生更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及生態環境效應。
斜發沸石(Na [Al Si5O12]·4H2O):一般為白色、淡黃色。呈板條狀、片狀、針狀,不規則粒狀及細脈狀。顆粒直徑一般在0.02之0.05mm。硬度為3.5~4,密度>2.15。顯微鏡下無色透明,負突起,Ng=1.476,NP=1.472。二軸晶(-)。2V=600~700。陽離子以Na+、K+為主,Ca+次之。Si/Al=4.25~5.25。絲光沸石(CaNa2K2) [Al Si5O12]2·7H2O:礦物多為白色、黃色、粉紅色。晶體呈針狀、毛發狀、纖維狀集合體或扇形或狀集合體。纖維長0.01~0.03mm。硬度3~4,密度>2.15。二軸晶(±)。2V=700~1040。具二維孔道體系。一組⊥b軸,孔徑為219~517。陽離子以Na+為主,Ca+、K+次之。Si/Al=4.17~5.00。